发布日期:2023-09-28 资料来源: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:王正
李贺,1990年12月生,山东济宁人,中共党员,教授(校聘),博导,湖南科技大学人事处副处长(挂),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,湖湘青年英才,湖南省优青获得者,湖南省青年科技人才(“荷尖”人才),湖南省应急管理专家,湘潭市首届向上向善好青年,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,《Int J Min Sci Technol》、《Int J Coal Sci Technol》、《煤田地质与勘探》青年编委、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》中青年编委,湖南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-奋进学者,湖南科技大学青年岗位能手。中国矿业大学本-博(2008-2018)。
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青年项目各1项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青年项目各1项、湖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2项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项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、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(重点项目)1项;参与973计划课题1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、澳大利亚采矿教育协会基金1项。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(SCI收录39篇、EI收录4篇),单篇最高被引139次,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,2篇入选ESI热点论文,发表教研教改论文4篇。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8项,实用新型专利12项。获第十三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(排名5)、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(排名3)、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排名12)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(排名11、13)、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(排名3)、中国安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排名2)、中国安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排名2)。
主要研究方向:(1)矿井瓦斯防治;(2)矿井火灾防治;(3)高温烟气净化;(4)非常规油气安全高效开发
Email:281323093@qq.com
科研项目:
[1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52274195),微波-酸化协同作用下煤体损伤改性与瓦斯增流机制研究,54万元,2023/01-2026/12,主持;
[2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(51904103),微波辐射下煤体电磁热流固耦合效应及其改性增透机制,25万元,2020/01-2022/12,主持;
[3] 湖南省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计划(“荷尖”人才),50万元,主持;
[4]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(2022JJ20024),微波-基质酸化协同作用下煤体损伤与瓦斯增流机制研究,20万元,2022/01-2024/12,主持;
[5]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(2019M652765),脉冲微波辐射下煤体电磁热流固耦合及其增透机制,8万元,2019/06-2021/06,主持;
[6]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2021JJ30254),基于纳米微泡材料的松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抑喷与固结机制,5万元,2021/01-2023/12,主持;
[7]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(2019JJ50180),微波辐射下富水煤体电磁热耦合及其损伤机制研究,5万元,2019/01-2020/12,主持;
[8]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(21B0465),离子环境下低透煤层微波强化增透机制研究,4万元,2021/10-2024/10,主持;
[9]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(18C0328),煤层气产出过程中水锁效应的微波热解除机制研究,1万元,2018/09-2020/12,主持;
[10]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(SKLCRSM20KF001),无机离子对煤体微波增透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,5万元,2020/01-2021/12,主持;
[11] 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(SKLGDUEK2008),微波辐射对页岩气储运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,5万元,2020/07-2022/06,主持;
[12] 湖南科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(E51882),高能微波辐射下富水煤体电磁热耦合及其损伤机制,5万元,2018/09-2020/09,主持;
[13]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(KYCX17_1543),微波辐射下含水煤增透及瓦斯增产机制研究,2017/09-2018/09,主持。
获奖及荣誉:
[1] 一流引领,两需驱动,三元协同,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探索与实践,第十三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,2022;(施式亮、鲁义、李润求、游波、李贺、刘勇、李敏、李石林、张术琳);
[2] 一流引领,两需驱动,三元协同,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探索与实践,湖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,2022;(施式亮、鲁义、李润求、游波、李贺、刘勇、李敏、李石林、张术琳);
[3] 含瓦斯煤岩裂隙漏风氧化致灾机制及浆泡材料防控技术,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,2020,排名3(鲁义、施式亮、李贺、李敏、张孝强、亓冠圣、晏志宏、路洁心、谷旺鑫);
[4] 基于信息耦合的煤矿瓦斯与煤自燃共生灾害协同防控技术,中国安全科技进步三等奖,2019,排名2(鲁义、李贺、游波、田兆君、张巨峰);
[5] 微波辐射下煤体热力响应及其流-固耦合机制研究,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,2019;
[6] 一种高瓦斯煤层冲割压抽一体化卸压增透瓦斯抽采方法,中国专利优秀奖,2018,排名3(林柏泉、杨威、李贺);
[7] 高瓦斯突出煤层“钻-冲-割”耦合卸压及瓦斯高效抽采技术,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,2016-J-15-R12/15,2016,排名12(康国峰、林柏泉、张建国、魏思祥、杨威、王满、刘庆军、吴建亭、王玉杰、高亚斌、吴昕、李贺、刘厅、刘统、杨继东);
[8] 瓦斯资源化开发及阶梯式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,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,2015-127-R13,2015,排名13(林柏泉、李厚志、李孝波、原德胜、李庆钊、李继昌、杨威、陈跟马、李子文、郭魏虎、代华明、张进军、李贺、刘宁川、王福军);
[9] 高瓦斯突出煤层“钻-冲-割”耦合卸压及瓦斯高效抽采技术,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一等奖,HNGXJ- 20151146-12,2015;
[10] 高瓦斯突出煤层强弱耦合结构石门揭煤关键技术,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,2014-120-R11,2014,排名11(林柏泉、翟成、杨威、郝志勇、朱传杰、吴海进、李庆钊、李全贵、倪冠华、张连军、李贺、李子文、邹全乐、高亚斌、梁爱莉);
[11] 瓦斯抽采钻孔注浆密封固液界面耦合作用机理研究,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(论文)二等奖,2012。